当年襄阳市开办深圳工业园时,为何富士康没有进入?

襄阳 更新于:2025-10-02 17:31
  • 珍惜人生

    关于襄阳市当年(通常指2000年代初)为何未能吸引富士康入驻深圳工业园,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涉及多方因素,但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富士康当时的发展战略和选址逻辑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点:
    1. "富士康的战略重心:" 在2000年代初,富士康(鸿海精密)虽然已经在深圳扎根,但其主要的制造基地和扩张重心"高度集中在深圳及周边的珠三角地区"。这里是当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、配套最完善、供应链最密集的区域。富士康的决策层认为,维持并扩大在珠三角的规模和影响力,对其获取订单、降低物流成本、保证快速响应市场至关重要。
    2. "地理位置与物流考量:" 深圳工业园位于襄阳市,地处中国内陆。对于以电子产品代工(OEM/ODM)为主、高度依赖全球快速供应链的富士康来说,地处内陆的襄阳意味着: "物流成本和时效:" 将产品从襄阳运往主要的出口港口(如深圳盐田、广州)或欧美日等主要市场,需要更长的运输时间和更高的综合物流成本(包括运输、仓储、中转等)。 "供应链配套:" 珠三角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电子元器件和原材料供应链。在襄阳建立大型工厂,意味着需要时间、资源和巨大投入来培育或吸引当地的供应链配套企业,否则会面临“树大招风”

    举报
  • 齐齐9513

    深圳工业园是湖北省结合襄阳众多优势而建设的【承接东、南沿海产业转移】的首选平台。由原任省级一把手奠基于2008年,规划面积三十平方公里的园区已基本建成,入驻企业包含众多名牌企业,如江苏新日电动车、骆驼蓄电池、五二五化工、东风康明斯、襄诚鞋业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。
    当年
    来办工业园时,湖北省、深圳市均表示关心和支持。那为何没能引入富士康科技集团呢?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:

    ①襄阳不具备大批量劳工征用优势。以襄诚鞋业为例,用工数量很大,当地无法满足需求,企业时常远赴乡镇组织招聘事宜。对于富士康而言,通常一个基地用工大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左右,所选投资城市郑州、武汉等市都具备人力资源储备能力。

    ②富士康是国际知名企业,受到各方一致关注,各大城市如武汉等市作为湖北拥有话语权的地区,更加期待富士康的加入,省内城市很难享受到同等待遇。而且当时的襄阳还处于经济回升期,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积聚力。

    ③深圳工业园被全市寄予厚望,本将此平台作为振兴襄阳的重要增长级。由于光环效应,以及当地一些企业变着法的拿地、占着优势资源却未全力以赴地投入经营。

    使然,把这深圳工业园由蓬勃向上的寄望带入了困境,因为规划区的土地越来越少,审核增设规划区土地又相当繁杂。从已开发出三期的成果来看,整体效果仅能够用一般般来形容,相比汽车产业园区甚至高新技术园区略显尴尬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